隆乳後遺症?莢膜攣縮、石頭奶,你認識多少?
希望能擁有自然美麗的胸型,卻也擔心隆乳後遺症找上門,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進行隆乳手術而在動隆乳手術前,最擔心的就是隆乳手術帶來的後遺症,其中令不少人在意的莫過於「莢膜攣縮」。但究竟什麼是莢膜攣縮?莢膜攣縮的感覺怎麼判斷?又會對於我們有哪些影響?
莢膜攣縮是什麼?
在認識莢膜攣縮前,得先了解「莢膜」的產生其實是很自然的身體反應。
因隆乳手術是將假體放入身體內,但我們的身體碰見外來物時會本能性的開啟防衛機制,產生發炎反應將假體以「莢膜組織」包裹住,幫助隔絕身體與假體的直接接觸,也能達到固定胸型的作用。
我們要知道隆乳後產生莢膜組織是極為正常的現象,但若受到細菌感染、外在撞擊,或是免疫系統反應過度,讓莢膜組織變厚、緊縮,相對的假體也會受到擠壓,導致胸型變形、變硬,並感到疼痛難受,這就是所謂的「莢膜攣縮」,也是俗稱的「石頭奶」及「碗公奶」。
莢膜攣縮症狀分成 4 級!您知道嗎?
莢膜攣縮1級
屬於正常莢膜,乳房觸感摸起來自然柔軟,沒有任何不適感。
莢膜攣縮2級
觸感略硬,以手觸摸能感受到假體的存在,無明顯不適感;此時建議多加按摩,並到診所回診追蹤情況。
莢膜攣縮3級
外觀通常已有變形狀況,乳房無法自然晃動,碰觸胸部時能感覺到明顯偏硬,且可摸得到植入物,目視可以看出假體存在;雖無疼痛感,可能感覺得到輕微壓迫感,此時建議儘速回診確認狀況,這階段建議進行莢膜切開手術。
莢膜攣縮4級
目視乳房變形僵硬,且出現收緊疼痛感,觸摸時會疼痛,觸摸能感知到明顯硬塊,乳房有異物、僵硬,此階段建議盡快進行莢膜清除手術,移出原有的植入物,更換新的植入物。
了解以上 4 級莢膜攣縮症狀後,想必許多人仍有不少疑問,包含莢膜攣縮的感覺是什麼、可能出現哪些後遺症、莢膜攣縮發生的機率及頻率有多高以及如何有效預防等等。
以下統整理最常被問的問題,盡力減輕大家對隆乳手術的擔憂!
莢膜攣縮的感覺是什麼?
莢膜攣縮的感覺怎麼判斷?最直觀的判斷方式就是用手摸、用眼睛看及用身體感覺,正常的莢膜組織增生不會引發任何不適感,也不會影響到乳房外型。
但若在隆乳手術後,用手觸摸卻感到有硬塊,照鏡子時發現乳房外型僵硬不自然,甚至感覺到壓迫、疼痛難耐,此時務必儘快回診追蹤,避免後續症狀愈加嚴重。
出現隆乳後遺症怎麼辦?先瞭解7個常見隆乳後遺症
隆乳手術可能的後遺症、隆乳後遺症預防的方法、以及若是真的出現莢膜攣縮怎麼辦,希望大家在瞭解這些資訊後,都能更鎮定地面對隆乳手術,不再擔心美胸面臨硬邦邦危機!
在當今醫學技術下,隆乳後遺症發生的機率比起以往大幅降低許多,只要術前進行周全的評估並找尋擁有豐富經驗的醫師,再加上術後良好的照顧護理,通常不必過度擔心。
不過為了幫助大家減少疑慮,避免術前過度緊張,我們特別整理出以下 7 種最常出現的隆乳後遺症,並簡介可以採取的應對方法。
1.假體位置不正確有些人在手術後發現大小奶、兩側乳房可能出現大小或形狀不一致高低不一致、形狀不符合預期,甚至還會因為自身組織支撐力不足,發生假體下滑的情形,尤其以脊椎側彎、高低肩等結構上失衡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位移的現象需多加注意。為了避免這些情況,除了術前評估身形與姿態,並可藉由3D隆乳模擬儀器選定合適的假體型號,術後也須務必聽從醫囑,穿好固定帶及胸衣。只要術後保養得宜,通常皆可獲得一定的改善,但如果經過一年位移的狀況仍然沒有好轉,就可能需要進行二次手術來微調。
2. 傷口細菌感染若是隆乳手術中處理不當,或是術後照護不仔細,就可能導致傷口細菌感染。如果僅為輕度的感染,可以經醫師的診斷使用抗生素藥物控制;但要是感染層級較為嚴重,為了避免感染提高後續發生莢膜攣縮的機率,則需要先把假體取出,待傷口完全恢復後再視情況重新進行手術。
3. 隆乳血腫因為手術後血水或血塊的堆積,在術後的48小時內有低機率發生血腫的情形。一般來說輕微的血腫會逐漸消退,但若引發強烈的腫脹和不適,則應立即連絡手術醫師,在不取出假體的情況下,立即進行引流或微創手術清除血塊。
4. 假體滲漏破裂隆乳假體破裂是較為罕見的隆乳後遺症放入的植入物若是遇到嚴重衝擊或是其他外力因素影響,可能會導致假體的外膜受損破裂,造成內容物滲漏的風險。這種隆乳後遺症在過往的鹽水袋材質較為常見,現在的假體材質外膜韌性加強,並改用內聚力高、不易外漏的果凍膠體,因此破裂率顯著減少,即使滲出對健康也不會有立即影響。不過若是植入物受損,仍然會影響胸型的飽滿度與支撐力,並造成不自然的外觀形狀,因此仍需進行置換手術。而若是懷疑隆乳假體破裂,可以諮詢專業醫師,或定期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
5. 皺褶與水波紋水波紋指的是隆乳後胸部外緣出現不自然的摺痕線條,這是由於假體放入後沒有被組織完整包覆所致,因此不僅摸得到假體的皺褶,甚至從外觀上即可看出明顯的波紋感。除了骨架偏瘦、脂肪組織較少的女性之外,若選擇的假體大小與高低厚度與自身體型比例不符,也可能容易使隆乳水波紋的情形出現。隆乳水波紋可能摸得出明顯的皺褶感這種狀況基本上沒有特定的處理方法,若是患者身形過瘦,尚可考慮適度增胖,或是透過自體補脂改善,但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術前做好謹慎評估,選擇合適的假體大小與形狀,才能避免因組織覆蓋不全所產生的皺痕現象。
6. 神經傷害根據隆乳假體放置的層次與切口,在手術過程中可能對周圍組織造成程度不一的輕微損傷。有些人術後會有乳頭、乳暈、部分的乳房皮膚麻木或過度敏感等不適現象,但通常此情形會在術後一年內隨著神經痊癒而漸漸恢復。然而臨床上也有極少數損傷持續較久甚至是無法恢復的個案,對此建議在術前一定要與醫師進行詳細評估與諮詢,並誠實告知自己的醫療史與用藥習慣,讓醫師全面瞭解你的狀況。
7.莢膜攣縮(乳房變硬)讓許多愛美人士聞之色變的「莢膜攣縮」(capsular contracture),可以說是較為常見的隆乳後遺症之一。這種狀況原本指的是人體在植入物周圍產生一圈「莢膜組織」,以隔開身體與「外來物」的免疫機制,但若這層組織變得太厚、攣縮得太厲害,自然就會影響到乳房晃動的自然度甚至是柔軟度,當包膜過度收縮時,會導致乳房變硬、變形,甚至可能引起疼痛,形成所謂的「碗公奶」、「石頭奶」。
發生莢膜攣縮機率高嗎?
早期隆乳造成莢膜攣縮的機率高達20%,但因近期醫學技術、假體材質及手術不斷進步近年來莢膜攣縮機率已降低不少,機率已下降至3-8%左右,當然有些假體若搭配內視鏡手術與選擇適當材質假體,甚至能低於1%以下的莢膜攣縮率!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由於莢膜攣縮與免疫系統、外在因素、手術過程有關,很難完全保證隆乳手術後不會發生莢膜攣縮,目前就連學界也尚未界定莢膜攣縮的明確成因。
然而鑒於莢膜形成是人體的免疫反應,因此普遍推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來自術中感染,以及其他對免疫系統的刺激,例如外傷、撞擊、免疫疾病、放入過大的假體所導致,不過藉由挑選值得信賴的診所、適合的假體材質、透過術後勤奮保養等,還是能將莢膜攣縮機率壓到最低。
如何避免莢膜攣縮?
如前面所述,發生莢膜攣縮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但仍能以下方的3項要點,盡可能預防莢膜攣縮發生:
選擇適當假體:不同假體材質的莢膜攣縮機率都不太一樣,若希望盡量降低莢膜攣縮發生的可能,建議諮詢有經驗的醫師來選擇適當的假體,可將莢膜攣縮機率降低至1%以下。
內視鏡手術:建議大家選擇配備內視鏡手術的整形外科診所,因內視鏡可以有效地拓展醫師執行手術時的視野,使醫師能更加精確地完成隆乳手術,並減少手術帶來的出血量,降低誘發莢膜攣縮的可能性。
術後按摩與照顧:整形外科診所在術後大多會提供正確的義乳按摩手法,適當的按摩可以幫助莢膜組織保持柔軟,更能降低莢膜攣縮機率、減緩莢膜攣縮加劇。
如何減少莢膜攣縮機率?預防後遺症7重點
雖然再完善的醫療行為也無法百分百排除變數,加上每個人的體質與案例情況皆不相同,因此很難精準預測是否會發生莢膜攣縮、血腫等併發症,但術前術後仍有一些可以降低隆乳副作用風險的方式,大家不妨掌握下列 7 大預防重點,讓你的隆乳安全多一份保障:
- 術前做乳房篩檢,檢查是否有乳房疾病或損傷。
- 術前謹慎選擇手術團隊,可以找有豐富經驗的專業醫師。
- 挑選擁有齊全設備的診所,並按照醫囑做好保養,以避免手術過程中、術後感染。
- 術前與醫師仔細溝通,說明預期效果、個人身體狀況,以做最適合的安排。
- 術前與術後都應充分休息(必要時術後務必請假靜養)、維持健康生活習慣、避免在恢復期從事激烈運動/動作。
- 根據個別狀況的不同,可能需要進行按摩保養,應該讓醫師判斷胸部恢復的狀況,並依照醫師囑咐的方式進行護理,避免造成不適。
- 謹遵醫囑,定期回診追蹤術後情況。
減少假體隆乳手術莢膜攣縮的口服藥物:治療建議
使用果凍矽膠的隆乳、乳癌切除後重建、提乳手術,莢膜攣縮是一項手術醫師與病患都想盡力避免的併發症。乳房植入物周圍纖維組織過度增生或收縮所導致的併發症,可能會引起疼痛、乳房硬化或變形。
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調整或移除植入物,但在某些情況下,口服藥物可能有助於預防或減輕症狀,若較輕微的莢膜攣縮(貝克第一、第二級)可能讓乳房的觸感變硬,通常不需用手術治療。
較嚴重的莢膜攣縮(貝克第三、第四級)不只讓乳房的觸感改變、外觀也會有變化、甚至疼痛,即俗稱的石頭奶。莢膜攣縮的機率依文獻報告在0.5%-30%不等。
發表在今年整形重建雜誌的文章(PRS 145: 901, 2020),藉由整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根據目前發表的5篇臨床論文,針對以藥物白三烯拮抗劑 leukotriene antagonist 來預防莢膜攣縮的主題,以下整理出常見的口服藥物及治療建議:
口服藥物選擇 | ||
Montelukast(孟魯司特) | Zafirlukast(扎魯司特) | |
類型 |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
功效 | 可能有助於減少纖維組織的炎症和攣縮反應。 | 類似於Montelukast,可能減少纖維化和攣縮。 |
使用方式 | 每日一次,劑量通常為10毫克。 | 每日兩次,劑量通常為20毫克。 |
注意事項 | 可能引起頭痛、胃腸不適或情緒變化,需由醫師評估適用性。 | 可能影響肝功能,需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數。持續三個月可以減少產生莢膜攣縮的機率。 |
*但是不建議每一個隆乳或使用果凍矽膠的病人通通都使用這類的藥物。 |
可以建議考慮使用這類的藥物的族群包括:
- 曾經有莢膜攣縮病史
- 因乳癌切除接受乳房重建
- 曾接受乳房放射線治療
- 有增生疤痕或蟹足腫體質
- 使用光滑面、放置容量小於355cc
- 由乳暈旁切口
- 置放於乳腺下(較淺)的平面
- 術中需要使用抗生素灌洗
- 術後產生血腫或血清腫、義乳旁感染、需要使用特殊手術胸罩者
- 手術剝離的空間讓義乳能在這個空間內相對移動,使得較難偵測到莢膜攣縮者
- 已經產生莢膜攣縮,但是不到需要手術處理、或病患沒有意願接受手術處理者
非藥物輔助建議
• 按摩與復健
• 定期按摩乳房可能有助於減少莢膜攣縮的風險,但需根據醫師建議進行。
• 抗生素預防感染
• 若懷疑感染為攣縮的誘因,可能需要短期使用抗生素。
• 其他非手術療法
• 超音波治療或射頻治療可能有助於改善莢膜狀態。
隆乳手術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只要選擇專業的醫療團隊、術前做好功課、術後細心照護,大多數人都能順利擁有自然美麗的胸型。最重要的是,若出現任何不適或異常,請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確保健康與美麗兼得!
歡迎加 Line 聯絡我們,獲取專業建議!
投資自己一起變美吧!🥰
全站文章與案例內容(包含圖文)為個人親身體驗分享,案例圖文僅代表該當事人治療成效,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醫療風險,本文僅供讀者了解相關醫療知識與療程進行所需相關衛生教育,並非每個人皆適合,請您親自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後再決定進行療程與否。本文所有術前術後照皆做為輔助醫師協助病患了解療程衛教之用。